265.第265章 建设新家园(2 / 2)

星际之能源大亨 明渐 3425 字 4个月前

不过对於这种充满了勃勃生机、欣欣向荣的建设场景,跟他搭伙生活的刘秀君,私下里却总是颇有微词,屡屡表示不满。

“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么好的地方,像是一张白纸一样,但这种建设的方式,实在是太毛糙了,完全没有好的规划,根本就是拍着脑袋乱来。”

“这边的资源虽然丰富,但不能派出那么多的采矿飞船,在地面上乱采乱挖,破坏地表环境,不管需要什么资源,应该优先利用太空里的陨石,或者那些小型的卫星,然后优先建造多座的太空城市,再建设地面的移民基地,并且要大规模的改造宜居带行星的环境,增加空气里的氧气,调节温度,让宜居带内的行星,变成人类能够直接生存的生命星球。”

“还有新的人口工厂,没必要那么快就投入使用,现在的船员人手基本是够用的,干活的主力是机器人,我们主要是负责管理和分配任务,老板们却打算增加上千万人口,这除了让我们的移民基地变的更热闹之外,没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了,等他们长大了也不一定需要他们工作,我们实际上不怎么缺人。”

“最重要的,计划新增的上千万人口里,男女比例居然是1:1,这是不太合适的,科学家们早就说过了,男性的Y染色体非常不稳定,缺陷较多,早晚是会被淘汰掉的,应该多培育一些女孩比较好,她们普遍文静、懂事、会学习,男生们普遍好动、不好管、不稳定因素多,如果培养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,很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破坏跟损失,我觉得非常的不稳妥。”

听了女人的这番话。

夏辉微微摇头,不置可否,但也没有进行反驳,也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么说。

毕竟一个她们理想中的世界,差一点点就构建成了,接近了99%的成功,若不是最后一课,飞船的控制权限回到了老板和股东们的手中,她们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,成为美丽新家园的管理者了。

奈何就是功亏一篑,留下了无尽的遗憾,或者蛰伏下来,在心里埋下火种,等到机会出现,就再此开展实施,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。

但夏辉知道,她们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了,之前造成的破坏力又不小,老板股东们醒来后都感到吃惊和忌惮,於是一致决定,修改了智能管理系统的一些关於最高权限的规定,提前做好了预防,意味着她们不可能拿到最高权限,也就不可能去实施她们理想中的统治。

建设。

不能想太多有的没得了。

继续完成手里的建设工作。

收集开采各类资源,提高工业生产能力,增加人口数量,解锁各种各样的民用高科技,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品质,增加各类的娱乐设施等,使得综合的生活水平不会低於母星蔚蓝星那边——这也就是移民目的之所在,如果生活品质没有提高和改善,则就证明移民似乎是一个错误的选择,会大大打击移民们的积极性,甚至产生思乡的情绪,哭着闹着要回去的可能都会有。

另一边。

在科技树的发展与选择方面,尤其是就如何发展能源产业,老板与股东们,开了多次的会议,陷入到了纠结当中。

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巨大且枣手的问题。

那就是星源集团的太空能源产业,似乎不是很好发展,性价比不是很高。

虽然利用光能收集转换器、光帆反射器、能量中继卫星等装置,可以很好的收集太空能源,带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庞大光能,还能灵活的进行使用,利用能量主干道网络,几乎能照耀到恒星系内部的每个角落,便於开采各类的资源,还能集中几千亿KW的庞大功率,拿来合成强力材料,再一次带来材料上的革命。

这是一条前景非常光明的道路。

每年还会带来海量的利润,赚的钱根本就花不完,不知道让多少公司和企业家羡慕。

奈何在太阳系那边,星源集团处於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,任何想要挑战这种地位的,要么会受到警告,要么就会受到无所不用其极的限制,遭到前所未有的狙击,乃至为了干掉某些对手,星源集团可以免费的供应能源,只是为了将对手扼杀下去。

最终让太空能源领域,成了一个谁都不敢进去的禁区。

现在好了。

这里是离太阳系有十几光年远的新家园,星源集团的手再长,也不可能伸到这么远的地方,不可能继续限制人们在太空能源领域的发展,星源集团的天,还遮不到这么远的地方,他们可以想怎么搞就怎么搞,也可以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太空能源帝国。

然而……

就当老板们摩拳抆掌、跃跃欲试的要进入太空能源领域,好好的大干一场的时候,却发现好几个相当致命的问题。

首先就是搭建成本很高,需要建造大量的太空工厂,去量产超导材料、高纯度反光材料以及吸收光能的黑粒材料,再搭建一整套的垂直工业生产链,研制并量产出各类的太空能源设备,前期投入的资源会非常大,耗费的人力也会不少,虽然并不是不能建立这么一套产业链,但大概会耗费三年时间,占用数十万的人力,总之是非常的麻烦。

当然不管再麻烦,问题也是可以克服的,不过是多堆一些资源和人力,再多消耗一些时间而已,绝不是不能做到。

最大的问题则是消费市场严重不足。

毕竟新家园这边的移民人口,目前只有百万,后面可以增加到几千万、上亿,但依然还是远少於蔚蓝星那边的两三百亿人,意味着市场规模也只有蔚蓝星那边的几百分之一,这就导致就算他们搭建的太空能源设施,能够带来几十亿上百亿千瓦功率的能源,但没有人用,更没有消耗的地方,导致根本没有搭建这套能源系统的必要。

还有‘无限开拓号’移民飞船自身的核聚变动力系统,可以最大产生上百亿千瓦功率的能源,就已经能满足移民们的一切能源需求了,每天消耗的氢燃料也就十几吨级别,成本还非常低,还是现成能用的能源,不需要那么麻烦的去收集,导致太空能源产业,一下变的非常的鸡肋,完全没有去搞的必要。

(本章完)